欽州市二醫(yī)院急診科“心肺復蘇中不同的輔助通氣方法的療效比較”科研項目通過市級驗收
由欽州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急診科副主任醫(yī)師歐陽后華主持開展的科研項目“心肺復蘇中不同的輔助通氣方法的療效比較”,于8月24日通過了欽州市科技局組織的欽州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(fā)技術項目的驗收,該科研得到重癥醫(yī)學科一區(qū)、重癥醫(yī)學科二區(qū)等科室的支持。

(插圖一:驗收現(xiàn)場)
心肺復蘇時,有效的人工通氣是復蘇成功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目前,心肺復蘇過程中可使用不同的輔助通氣方法,具體療效如何及實施方法的相關研究不多。我院科研項目“心肺復蘇中不同的輔助通氣方法的療效比較”旨在通過比較分析不同的輔助通氣方法對心肺復蘇的療效,探討心肺復蘇時最佳的輔助通氣方法,從而提高復蘇的成功率,降低病死率。

(插圖二:專家團隊驗收項目成果)
該科研通過多年研究,按照《2010美國心臟協(xié)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教指南》進行復蘇,通過比較分析球囊-面罩通氣組、球囊-氣管插管通氣組、機械通氣組,同時進行持續(xù)胸外心臟按壓等三組不同的輔助通氣方法對心肺復蘇的療效?偨Y(jié)并分析三組患者的自主循環(huán)恢復率、平均心跳恢復時間、平均動脈壓、指脈氧飽和度,最后得出結(jié)論:球囊面罩通氣和球囊氣管插管通氣可使患者更早恢復心跳,保證氧供,有利于腦復蘇。

(插圖三:資料圖:急診科副主任曾宇為企業(yè)員工培訓心肺復蘇急救技能知識)

(插圖四:資料圖:我院對新入職員工進行心肺復蘇術培訓)
心肺復蘇是拯救生命的重要手段,有效的心肺復蘇能使患者早期恢復自主循環(huán)和呼吸功能,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功能也可恢復,甚至不遺留任何后遺癥。開放氣道并給予足夠的呼吸支持是心肺復蘇的關鍵。應用合理的呼吸支持方法,減少胸外按壓的中斷,有助于提高復蘇的成功率。我院的科研項目“心肺復蘇中不同的輔助通氣方法的療效比較”對心跳呼吸驟;颊卟捎貌煌o助通氣方法,為探索心肺復蘇時最佳的輔助通氣方法提供理論依據(jù)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
(插圖一:驗收現(xiàn)場)

(插圖二:專家團隊驗收項目成果)

(插圖三:資料圖:急診科副主任曾宇為企業(yè)員工培訓心肺復蘇急救技能知識)

(插圖四:資料圖:我院對新入職員工進行心肺復蘇術培訓)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