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黃疸
.1父母談“黃”色變
常言道:“十個寶寶九個黃”,對于第一次看見新生兒變黃的人來說,都會非常擔心和焦慮,經(jīng)常會抱怨自己沒有照顧好寶寶并且手足無措……其實,這種“小黃人”,在臨床上被稱為黃疸,但大多父母對于什么是黃疸?怎么判斷?怎樣應對?了解并不多。
2什么是黃疸?
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,俗稱“黃疸”,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臨床問題,大約60%的足月兒和80%的早產(chǎn)兒會出現(xiàn)黃疸。足月兒于出生后2-3天出現(xiàn),第4-6天達到高峰,10-14天消退,血清膽紅素濃度不超過12.9mg/dl,一般情況良好,不伴有其他癥狀。
3如何判斷寶寶有黃疸?
01 · 皮膚顏色
皮膚及鞏膜顏色變黃,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干部,而小腿、前臂、手及足心無明顯的變黃;
02 · 其他癥狀
寶寶食欲不振,躁動不安,體溫可能也會有所上升;
03 · 就醫(yī)情況
出生后24小時內發(fā)生的黃疸(通常由溶血所致的膽紅素生成增加引起),提示新生兒可能有重度高膽紅素血癥的可能,是一種醫(yī)療急癥,有些嚴重的黃疸會導致膽紅素腦病,引起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及視聽損害,需要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。
4新生兒黃疸怎么辦?
在早期,要盡早給新生兒喂養(yǎng),讓胎便盡早排出。胎便里含有很多膽黃素,如果胎便排出不干凈,膽黃素會經(jīng)過新生兒特殊的肝腸循環(huán)重新吸收到血液里,使黃疸增多。也就是常說的“吃得好、拉得好”,黃疸下降就快。
如果你的寶寶在出生后,全身變黃的時間過早或者已經(jīng)褪去又恢復黃色的情況時,就需要注意了。為了安全起見,還是趕緊去醫(yī)院看看為妙。
特別提示:如果寶寶嗜睡、易煩躁、喂養(yǎng)情況不佳、皮膚變得特別黃,要馬上去醫(yī)院。
5父母如何進行合理、科學的護理?
不推薦用曬太陽來退黃疸?赡軙裉枙杏,但這需要把寶寶的衣服都脫光,裸露在陽光下,一是有可能著涼,二是寶寶皮膚薄容易曬傷,而且對于曬太陽對退黃疸是否有效還存在爭議,因此不建議用曬太陽的方式來退黃疸。
還有一些民間療法,如:喝糖水、草藥清洗,都是不可取的,寶爸寶媽們不要輕易嘗試。
正確處理方式是:
01 · 母乳攝入不足型黃疸(早發(fā)型母乳性黃疸)的處理
-鼓勵寶媽每日8-12次以上的喂奶頻率;
- 癥狀較重時可檢測孩子膽紅素的濃度;
- 當血清膽紅素達到光療指征時,可以進行光療;
02 · 遲發(fā)型母乳性黃疸處理(新生兒黃疸值參考)
- 血清膽紅素小于257umol/(<15mg/dl)時,不需要停止母乳;
- 血型膽紅素大于257 umol/(>15mg/dl)時,需要暫停母乳。注意,停乳期間,寶媽需要按時進行吸乳處理,防止回奶情況的發(fā)生,影響孩子日后的母乳喂養(yǎng);
- 當血清膽紅素大于342 umol/(>20mg/dl)時,則需要光療治療;
6如何用光療治療黃疸?
目前根據(jù)病情醫(yī)生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:光療、換血、藥物,其中光療最為普遍。
光照療法,又稱光療,利用特定波長的藍光或藍綠光進行皮膚的照射,暴露皮膚,保護眼睛和生殖器。是目前醫(yī)院普遍使用的光療方式:
01 · 藍光箱
可以進行上下藍光治療,但躺在質硬的床面,寶寶舒適度欠佳,無法保證溫濕度;
02 · 藍光燈
能靈活移動,不必額外搬動寶寶,床旁甚至是暖箱旁都可以治療。保證早產(chǎn)兒既能接受黃疸治療又能繼續(xù)在暖箱微環(huán)境中促進生長。
以上2種方法都會讓父母和寶寶分離,這使得寶爸寶媽焦躁不安,會擔心憂慮……
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父母和寶寶始終在一起而又不影響治療呢?當然有!
03 · 藍光毯治療黃疸
將嬰兒用藍光毯包裹,媽媽可以在床旁,甚至可以抱著寶寶進行退黃治療。再也不用擔心和自己可愛的寶寶分離啦!在暖箱或小床上可以和藍光燈搭配,實現(xiàn)更高效的雙面光療。
還在為黃疸治療以及治療時母子分離擔心嗎?請各位寶媽查收減少光療焦慮的福利!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